close
原文發表於我的個人臉書2016/10/18
今早賴床了一下,沒辦法,天氣越來越冷,越發現很難像夏天一樣早起,嘖,真糟糕。今天的BBC 4有一段紀錄片音頻,說的是非洲的Honeyguides,牠們是一種當地的鳥類,專門帶人類找到蜂蜜,大家合作無間。這個有趣的段子,讓我思考起一件事。
我一直在想,「利用」v.s.「合作」,這二個詞之間有什麼差別?
同樣是帶著目的與達成的期望,為什麼當我們說「利用」時,你會直覺這是一個很負面的辭彙?而「合作」卻讓人相反地覺得正面而且充滿希望?
Honeyguides無疑是人類與動物共榮共生的最美範例,怎麼說呢?牠們有這樣獨特的天份,可以帶路讓你找到你要的,然後,這些非洲人會把找到的蜂蜜分給帶路的鳥,你我都有得吃,大家合作無間,永續經營。
這是上天給的禮物跟任務,持續了幾千年,沒有改變過。他們怎麼辦到的?讓我們回到「利用」跟「合作」這二個詞眼上。
「利用」暗示的是單向的目的達成,而「合作」則是雙向。
如果你要利用,別說是一隻鳥、一個人、一堆人,你肯定要先讓他們相信這樣做的好處,否則你就不可能達到目的;合作也一樣,你要先讓合作的對象看見機會與可能,否則這件事情就不會成。
所以,你看到這二個詞的共通性了,「好處」是關鍵,沒有一定的目標與好處,無論是利用或合作都欠缺了意義。那這二個詞到底有什麼不同?說這麼多還是沒有回答到問題。
說穿了,「結果」就是這二個詞,你也可以說這二件事的最大差異。「利用」是單向的運作,所以它的結果也會是單向的,也就是由那個發起人決定是否要分享最後的成果,要或不要都只由一個人決定。「合作」可不一樣,它是雙向的運作。所以結果,無論好壞都必須由雙向共同去承擔與分享。利用它何嘗不是種合作呢?但從結果來看,究竟又是哪一種模式可以運作得長久,而且產生比較多正向的結果呢?
非洲的尋蜂人找到蜂窩後,那隻帶路鳥會停在樹梢上,靜靜的看著他們處理剩下的流程:薰煙、靠近蜂窩、取蜂蜜。這些尋蜂人會把蜂蠟埋在地上,讓這些帶路鳥隨後取用。上天沒有虧待這些帶路鳥,因為唯有這種種類的鳥,身體有種其他鳥類都沒有的設計,讓牠們的胃有能力消化、吃下這些蜂蠟。
埋地下的原因是怕被其他鳥給吃了,這就愧對了剛剛帶路的那位小大哥,不是嗎? 做人亦是如此,不要看輕人的年齡、身形、經驗,很多人在職場上,覺得自己年資夠久、經驗夠老,然後就看輕那些經驗不如自己的人。誰知道,老天是不是在這些人身上設計了獨有機能是你沒有的呢?誰知道你們之間若是靠著共生共榮的合作模式,會為雙方都帶來最大好處呢?
再放大一點看,古人說五倫,說穿了不就是親子關係、夫妻關係、家人關係、職場關係、朋友關係,人與人之間若能像非洲尋蜂人與帶路鳥一樣,使用著屬於彼此的特殊語彙,用一種只有彼此知道的溝通模式,去創造出屬於彼此共同獲利的雙贏局面,那應該會很不得了。
不過,這也反映一件事:雙贏模式,它似乎只存在於人類與其他物種間,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競爭性,才是真正的自然設計與設定。難怪我以前聽過一句話叫「順天份做事、逆著性格做人」因為,人的本性,本來就是個「競」字,不是嗎?
arrow
arrow

    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